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感染后潜伏期约14~21天,潜伏期后开始出现症状,可分为前驱期及出疹期。
风疹病毒可经空气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人与人间密切接触传播,病毒影响细胞代谢使之损伤或坏死,孕妇感染风疹,尤其在妊娠早期,病毒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
风疹患者发热后1~2天出现皮疹,皮疹表现为直径2~3mm淡红色斑丘疹,或大片皮肤发红,或呈针尖样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后迅速向颈部、躯干、四肢扩散,1天内可波及全身,但手掌、足底一般无疹。皮疹多于2~3天内消退,若未合并感染及其他损害如搔抓、擦伤等,退疹后不会留有色素沉着、脱屑及瘢痕。淋巴结肿大消退较晚、可持续2~3周。

风疹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尼美舒利片等抗炎解热镇痛,孕妇慎用镇咳及祛痰药。发热或皮肤瘙痒时可用温水或炉甘石洗剂擦洗,禁止用手搔抓患处,结膜炎应避免光线刺激。出疹5天后应进行消毒、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