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皮炎指细菌感染皮肤及其附属器所导致的炎性皮肤病,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细菌感染皮肤粘膜后常可致皮损处位红、肿、热、痛、脓。
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病因有皮肤接触外来毒力较强毒株,细菌大量繁殖致病;也可因皮肤因搔抓等致皮肤表层受损,细菌经伤口入侵感染导致;亦可因代谢失调、抵抗力下降以及皮肤常驻菌群失调等原因导致皮肤感染。
细菌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全身皮肤均可累及,常发生于头、面、手、足等部暴露位,皮损可单发,也可多发。临床表现常为皮损界限不清,急性期局部皮温高、红肿、疼痛、化脓,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甚至败血症,慢性感染可导致皮肤硬化萎缩。

细菌性皮肤病的治疗主要以抗菌治疗为主,可外用夫西地酸、红霉素、莫匹罗星等药物涂抹杀菌,皮损广泛者同时可根据药物敏感实验予以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林可霉素等口服治疗。渗出明显者给予复方炉甘石洗剂、硼酸以及25-50%硫酸镁等溶液进行湿敷,尽量保持皮损部位清洁干燥。
上一篇:湿疹和跳蚤咬的区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