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真皮浅层及表皮的慢性炎症,皮损呈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自觉瘙痒,湿疹开始消退的症状为红肿及渗出减轻、皮疹范围缩小等,是炎症动态演变的表现。
湿疹常由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内部因素有慢性感染病灶如胆囊炎、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血液循环障碍等,外因如食物、化学制品、环境作用等可诱发或加重湿疹。
湿疹皮损初起为红斑基础上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周围绕以炎性红晕,水疱破溃后出现糜烂渗出。当湿疹开始消退时表现为皮损转为暗红色,丘疹形态变扁平、渗液减少,即皮下液体及炎症细胞浸润减轻的结果;仍有少量丘疹、丘疱疹存在,但皮损面积缩小且少有新皮疹出现,水疱干燥后留少许鳞屑,瘙痒减轻,糜烂逐渐愈合结痂,痂脱落后可有色素沉着或减退。

湿疹消退期建议使用氧化锌乳膏及糖皮质激素乳剂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乳膏等抗炎保湿,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加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软膏等。注意避免再次暴露于致敏原或新刺激,以及应用系统专业的治疗方法,否则可致湿疹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