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由于毛发较少,发生毛囊炎的概率较低,且一般为单发。
毛囊炎多是因糠秕孢子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引起毛囊口炎症性反应所致。
毛囊炎基本损害是毛囊丘疹,初为毛囊口炎性丘疹或小脓疱,中间有毛发穿过,周围有炎性红晕,脓疱干涸或破溃后结成黄痂,痂皮脱落后痊愈,不留瘢痕,可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深毛囊炎的另一种临床类型称为光滑皮肤的脱毛性毛囊炎,其特点为深的脓疱性毛囊损害,通常在下肢对称出现,痊愈后留下持久脱毛瘢,一旦一个区域脱毛,毛囊炎不再复发。


毛囊炎多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病原体主要是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属和大肠杆菌。毛发牵拉、搔抓、摩擦引起的损伤,皮肤浸渍,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是毛囊炎的诱因。
毛囊炎的确诊主要根据好发部位和症状表现,组织病理表现为毛囊区的急性脓疱性炎症反应,脓液直接涂片和革兰染色可确认诊断。
毛囊炎应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外用杀菌、止痒和保护的药物。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如头孢拉定、红霉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等,对于慢性反复发作病例除积极寻找有无糖尿病等慢性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