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依受累范围大小可分为局限性和播散性。
神经性皮炎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有关,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饮食、局部刺激等内外因素有关,搔抓及慢性摩擦可能是主要诱因或加重因素。
1、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基本皮损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多角形扁平丘疹,呈淡红、淡褐或肤色,质地坚实而有光泽,表面可覆以少量糠秕状鳞屑,久之皮损渐融合扩大形成苔藓样变。好发于颈部、双肘伸侧、腰骶部等易搔抓部位。

2、播散性神经性皮炎
播散性神经性皮炎皮损呈苔藓样变,常见抓痕或血痂,自觉阵发性瘙痒,常于局部刺激、精神烦躁时加剧,夜间明显。分布广泛,可累及眼睑、头皮、躯干等处。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应根据皮损类型合理选择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可抗炎,以单纯外用或封包治疗,口服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片可缓解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