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皮炎是由各种类型电离辐射照射皮肤黏膜引起的炎症性损害,表现为可逆性皮损、毛发脱落等及不可逆皮肤萎缩、附属器缺失等。据发病过程不同分为急性、慢性放射性皮炎。
放射线短期大量接受或累积量过大都会导致放射性皮炎,放射线使DNA发生可逆或不可逆损伤而致细胞死亡或基因突变,也使分子电离产生活性氧、自由基而致组织损伤。
放射性皮炎按症状严重程度分3度,初期为局限性水肿性红斑,自觉灼热与瘙痒,3~4周消退,留有脱屑及色素沉着;接着局部红肿明显,形成水疱,破溃后出现糜烂结痂,自觉疼痛,1~3月痊愈,遗留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缩等;最后损害累及真皮深部,很快有组织坏死、形成顽固性溃疡,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毛发消失,在溃疡与瘢痕上易继发癌变。

从事放射线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防护,接受射线治疗患者,应掌握放疗适应症和总剂量,注意定期体检预防病变发生或进展。
上一篇:火带是什么皮肤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