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等多型性皮损为主要特征,常伴皮脂溢出,随病情进展相应症状可加重。
痤疮是由多因素导致的疾病,主要病理机制有雄激素诱导皮脂分泌增加,毛囊导管处角化异常堵塞毛孔,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刺激炎症反应,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发病,多见于15~30岁青年男女,好发于面部、胸背部。
痤疮皮损初起多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如白头及黑头粉刺,加重后可形成炎性丘疹,顶端可有小脓疱,继续发展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红色结节或囊肿,挤压时有波动感,甚至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和瘢痕。一般自觉症状轻微,炎症明显时可有疼痛及触痛。痤疮病程缓慢,症状时轻时重。

脸部痤疮的治疗原则为去脂、溶解角质、杀菌、抗炎及调节激素水平。轻症者仅以外用药物治疗,如维A酸软膏、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等,如外用药疗效不佳或症状严重,可采用抗生素、异维A酸等内服药联合治疗,同时保持家居用品清洁,注意皮肤控油保湿、避免刺激暴晒,保证营养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