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囊肿即囊肿型痤疮的另称,痤疮是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囊肿型是其中较严重的一型,表现为痤疮进展至中重度阶段,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结节或囊肿,皮下可有波动感。
痤疮发病机制复杂,遗传、雄激素、环境等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免疫反应等因素都可能与之相关。多见于15~30岁青年男女,好发于面部、胸背部。
囊肿型痤疮主要表现为结节与囊肿,是位于真皮或皮下的损伤,结节是可触及的局限性实质性皮损,可隆起或不隆起于皮面,形态大小不等,囊肿为内含液体或细胞成分的囊腔结构,多为圆形,触之光滑有弹性,挤压时有波动感,皮损周围存在炎症反应,常伴毛孔粗大和皮脂溢出。皮损处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窦道和瘢痕。

囊肿型痤疮的治疗原则为去脂、溶解角质、杀菌、抗炎及调节激素水平,应于医生指导下结合个人情况针对性治疗,常需联合应用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等外用药及抗生素等内服药,同时注意皮肤控油保湿,保证营养睡眠等。
上一篇:梅花斑疹图片 梅花斑疹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