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出血是由于机体正常的止凝血功能系统障碍引起的自发性出血。轻微皮下出血多见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小板异常等情况。
通常,皮下点状出血多为毛细血管性出血,多见于老年性紫癜等。皮下淤斑(直径>5mm)多见于血小板异常,如多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1、老年性紫癜:在前臂伸侧、手背、前额、上胸V出现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的形态不规则的暗紫色淤点或淤斑,形态不规则,可呈线状或几何图形状,境界清。皮损部位周围皮肤变薄,毛发稀疏或缺乏,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弹性下降。

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下降到一定水平以下(<30×109/L),会出现出血征象。临床出血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如皮下出血点、紫癜、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者可以有口腔血疱及血尿。女性患者可以月经增多为唯一表现。

当出现皮下出血点时,需引起重视,但也不要惊慌。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皮下出血病因,尽早治疗。
上一篇:红色毛癣菌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