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少见的嗜中性皮病,表现为皮肤炎性和溃疡性病变,最常表现为炎性丘疹或脓疱,其可进展为疼痛性溃疡。
坏疽性脓皮病男性多于女性,40-60岁多见。病因尚不明确,约半数患者合并有相关的系统疾病,绝大多数为免疫系统疾病。
坏疽性脓皮病初期表现为炎性的丘疹、脓疱、水疱或者小结节,周围皮肤潮红发硬。之后,皮损中央坏死,形成溃疡,大小深浅不一,深者可露出肌腱和肌肉。病程可以慢性也可以迅速进展。皮损周围皮肤边界清楚,呈紫红色,水肿性,边界不规则,向四周离心性扩大,有时可在一天之内向外扩展1cm以上。本病有明显的疼痛感。同时可有发热、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

坏疽性脓皮病需治疗原发病。如有继发感染,予抗感染治疗、营养治疗。加强局部保护,休息并抬高患肢,早期未破溃可以外用或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溃疡、坏死要加强清创换药,给予湿敷及抗菌药膏,FGF、EGF等生长因子有助于愈合,减少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