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米痣即黑素细胞痣,是黑素细胞起源的良性皮肤肿瘤,皮损因色素含量不同而颜色多变,形态主要为斑疹或丘疹,随年龄增长可逐渐由表皮移入真皮。
黑素细胞痣可分为先天性与获得性,先天性色素痣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遗传或发育缺陷如基因突变有关,获得性色素痣最重要病因是环境中紫外线照射,也可能与药物、外伤、激素水平改变、免疫抑制等有一定关系。
黑素细胞痣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皮损为扁平或略隆起的斑疹或斑丘疹,也可为乳头瘤状、疣状、结节或有蒂的损害,表面光滑,可有或无毛发,数目不等。先天性色素痣大小不等,获得性色素痣一般直径<6cm、界限清楚边缘规则、色泽均匀。依据痣细胞深度可分为交界痣、复合痣和皮内痣,皮肤镜检查交界痣可见网格状色素,皮内痣可见境界清晰的鹅卵石样结构;因痣细胞内色素含量不同可呈棕色、褐色或黑色。

黑素细胞痣一般无须治疗,但以下情况可选择治疗:发生于掌跖、腰部、腹股沟或肩部等易摩擦或受伤的部位应考虑手术切除;有恶变倾向者应及早切除,同时做组织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