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皮肤表面的瘤常见为基底细胞乳头瘤、汗管瘤。
基底细胞乳头瘤由不成熟角质形成细胞良性增殖而成,是一种良性表皮肿瘤,典型皮损是隆起于皮肤表面的褐色肿物。汗腺瘤来源于末端汗管或真皮内外泌汗腺导管,为多发的、皮色或淡黄色的小丘疹。
1、基底细胞乳头瘤
基底细胞乳头瘤好发于面部曝光部位,临床表现为淡褐至深褐色凸出于皮面的肿物,顶部扁平,表面粗糙或光滑,边界清晰,上覆有一层油腻性鳞屑,有明显的毛囊角栓,患者通常无自觉疼痛或瘙痒。

2、汗腺瘤
汗腺瘤一般于青春期或成人早期发病,临床表现为表皮淡黄色或肤色的丘疹,大小约1~2mm,常为多发性,多局限于下眼睑,也可出现在面颊部、大腿、腋窝、腹部和外阴。少数患者会出现单发型、巨大型、斑块型、粟丘疹样皮疹,一般不伴瘙痒或疼痛。

基底细胞乳头瘤一般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难以自行消退。当皮损突然发生并迅速增多时,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内脏恶性肿瘤。
汗腺瘤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其中透明细胞型汗管瘤可能与糖尿病有关,唐氏综合征患者易患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