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疮一般是指脓疱疮,损害主要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根据致病菌不同分为大疱性脓疱病和寻常性脓疱病(亦称表浅脓疱疮)。
黄皮疮是一种由化脓性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并有高度的传染性,通常是通过人的直接接触传染。
1.大疱性脓疱病
初发损害为米粒至黄豆大水疱,内容初为黄色清澈,后迅速变混浊,并增大如蚕豆或更大。壁薄,疱周红晕较轻。数天后,疱壁由紧张变松弛,由于体位关系疱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状坠积性脓疱,自觉瘙痒。疱破后形成鲜红糜烂面,表面疱液逐渐干涸、结淡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后遗留褐色色沉斑,不留瘢痕。

2.寻常性脓疱疮
皮损初发为红色斑疹,迅速发展为水疱或脓疱,疱壁较厚,疱液混浊,周围红晕显著。疱干涸后结蜡黄或污黄色厚痂。

黄皮疮的治疗首先是局部治疗,局部治疗脓疱疮应以杀菌、消炎、止痒及干燥为原则。全身治疗要合理的使用抗菌药,如耐青霉酶的青霉素。